【最美驻村帮扶故事】扶贫路上最美的风光:群众的笑容

——高滩镇梨子沟村第一书记梁涛

发布时间:2020-08-11 11:30       文章来源:高滩镇      作者: 梁涛       浏览次数:

20186月,受组织安排,我来到了高滩镇梨子沟村报到,正式成为了一名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 

进村的第一印象,便是满眼的泥结路和土坯房,低头看着两只鞋子上沾满的泥巴,心里便犯了难。“咱们梨子沟村条件艰苦呀,全村81户贫困户目前仅脱贫退出19户,不少群众‘住房难’‘出行难’问题突出,要脱贫摘帽差距还很大呀,梁书记,以后梨子沟村的驻村工作肯定辛苦哦“,支部书记黄常富语重心长对我说道。刚从县级机关到脱贫攻坚第一线,我心里没有丝毫底气,但暗下决心,一定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决战决胜、不胜不休。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物质脱贫之基

说干就干,先从摸清村情民情开始,我走遍了全村每个角落,入户走访贫困户,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及各村民小组院坝会等,了解基本情况,并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和期盼要求,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随后同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反复研究,精心制定脱贫计划。“要致富,先修路,还要让群众走上致富路”,我同村两委干部开始全力推进全村基础设施建设,看质量、催进度、保安全,奔赴于全村各施工现场。

新建硬化公路16.08公里、饮水管网22.68公里,实施易地搬迁29户、危房改造45户、五改三建50户……一个个很普通的数字,显示着梨子沟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结果。看着群众张张满意的笑脸,仿佛看到了最美的风景,也更有了干劲。

群众思想之变,开启扶贫扶志之路

“老胡,搬了新家,老伴也回来和你一起踏实过日子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高兴吧!”我还清晰的记得20193月到贫困户胡昌树家中走访时和他的对话。胡昌树满脸笑容,满足说道:“能不高兴吗,没有梁书记您的关心帮助和鼓励支持,我恐怕还是过街老鼠,依然自暴自弃、吃了上顿没下顿呢!”

胡昌树今年70岁,因早年身体受伤,上了年纪后劳动力更是低下,逐渐意志颓废、消极度日,性格也变得孤僻,整日好吃懒做,还时常同邻居发生口角,妻子对他失望透顶后负气离家到外地子女家中生活十几年未归。上任初了解到这个情况,我第一时间入户走访看望他,了解到他居住环境恶劣且思想极度消极,想要让他脱贫就必须先解决思想问题和住房问题。随后帮助他申请易地搬迁,制定脱贫措施,并多次与其交心谈心,持续同村干部及帮扶责任人开展思想引导、精神鼓励和心理疏导。经过不懈努力,胡昌树慢慢“蜕变”着,思想开始积极向上,逐渐自食其力,不怕苦、不怕累,周围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住进易地搬迁新房后,胡昌树更是心怀感恩、辛勤劳作,顺利于2018年底脱贫。在外的妻子听到他的事迹后还半信半疑,直到2019年春节回家,真实地看到他“洗心革面”后,便决定重回家庭和他共同生活。

看着如今胡昌树两口过上好日子,脸上时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满是欣慰,更坚定了我扶贫扶志的信心。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贫困群众脸上幸福的笑容,就是我工作的动力,也是我工作的目标,一定要真心真情帮扶,以真心换笑容,让每家每户贫困群众物质精神双脱贫”。

创新扶志激发内生动力,固牢精神脱贫之本

“龚大哥,这次有多少积分,兑换了什么东西呀?”“这次我积了50多分,兑换了一瓶油、一瓶洗发水、一瓶沐浴露和一块香皂”,9组贫困户龚炳全高兴的回应着。在梨子沟村精神文明银行2019年第四季度积分兑换活动现场和我帮扶贫困户龚炳全的对话,现在也记忆犹新。

梨子沟村“精神文明银行”于20196与成立,针对村民的遵纪守法、互助互爱、移风易俗、勤劳致富、爱岗敬业、清洁卫生、好人好事、文明评比、就业促进等文明行为进行积分,将积分存入文明存折,然后用积分换取积分兑换券,以兑换大米、洗衣粉、香皂等各类生活用品。我深知扶贫重在扶志,只有真正激发出群众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才能长久的巩固脱贫成效。经我与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研究后,决定成立梨子沟村“精神文明银行”,探索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龚炳全笑道:“其实这些本来都是我们应该做好的事,现在有了精神文明银行的带动,大家都比学赶超,越干越起劲”。现在全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精神文明氛围逐步增强,村民自治、德治、法治不断推进,村民更是积极参与,还得到四川日报、广安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我想:“当这第一书记,能得到群众的认可,让群众都露出满意的笑容,再苦再累也值了!”

近两年的第一书记工作时间,我也如愿兑现了当初的承诺。梨子沟村于2019年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全村78户贫困户达标脱贫,并于20191210日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县际交叉考核。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的第一书记之路仍在继续,扶贫路上最美的风光——群众的笑容,仍是我努力工作奋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