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4岁了,这大洪河前几年都是臭熏熏的,没有什么鱼。现在,水清亮多了,站在龙门桥上又能看到鱼儿成群,就像十几年前看到的一样,安逸得很啊。”在复盛镇新盛居委会居民陈树华老人的心里,自当地政府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河长制”,记忆中那种质朴宁静的生活好像又回来了。”
清澈的河道,田园阡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供图:邻水县复盛镇人民政府)
据了解,邻水县大洪河流经复盛镇境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当地群众环保意识不足,随意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抛河道,导致河道污染十分严重,两岸群众怨声载道。 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通过实施“河长制”等一系列举措,用实干呈现出了碧水清波,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据复盛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为切实提升复盛镇环境质量,该镇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并从三个方面作为突破口。
一是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明确巡河责任人的河长工作机制,实现巡查监管常态化和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河道垃圾打捞,另外设置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举报,设置标语并发放环境保护明白纸进行长期宣传;建立巡查台账定期组织“回头看”,明确整改责任机制,规范管理。
二是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建立镇、村、社、湾的四级秸秆焚烧网格化监管体系,通过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实现全天候监管;通过召开秸秆焚烧专题院坝会,印发宣传明白纸,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有效加强了秸秆焚烧宣传及处置;严格制定街道、村道扬尘处理工作方案,进行专项督查,采取精细化防尘措施,加强扬尘污染整治。
三是大力实施“净土工程”。完善垃圾转运车、垃圾桶、垃圾箱等环保基础设施,大力整治乱倒垃圾、乱堆放等不环保行为;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引导农民群众采取生态种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经过该镇全体党员干部历时一年的辛勤努力,复盛镇的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观,境内的河道也完全变了模样,浑浊的水流变得清澈见底,野生鱼群重新进驻河段。田园阡陌,鸡犬相闻,炊烟袅袅,河边浣衣,勾勒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画卷。
漫步于河岸,该镇党委书记说到:“大洪河,是邻水最平坦开阔的河流,让它变得更美,不仅是我们的工作任务,更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情感,我们真心想让复盛重新绽放美丽与富饶,让复盛的父老乡亲们绽开笑颜!”(复盛镇人民政府 秦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