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丰禾镇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积极响应,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和普通群众的爱国热情,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
基层“疫”线的战斗堡垒
“希望村民朋友们,在家自行隔离,不要乱串门、乱走动,不要聚众娱乐、打纸牌、打麻将,不要打堆堆,不要围到起摆龙门阵,个人在家里“倦”到起,享受家的温暖……。”这是丰禾镇上黑湾村干部在用方言劝导村民。
在镇党委的统一指挥下,上黑湾村党支部迅速行动,坚持做到五个“第一时间”,构筑疫情防疫严密防线。一是第一时间组建队伍。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先锋队队员、村民代表志愿者、民兵和村组干部组成的疫情抗击队伍,共20人分片分组,形成5个强有力的“战斗小组”。二是第一时间广泛宣传。上黑湾村用“土味”川话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在微博上获得网友点赞,此经验在全镇迅速推广,效果明显。截至目前,该村累计出动流动宣传车26车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悬挂横幅4条,微信群推送40余条。三是第一时间摸排管控。该村累计摸排返乡人员913人,其中湖北返乡人员4人,重庆返乡人员324人,其他地方返乡人员585人。对湖北返乡人员做到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坚持配合村医生每天早晚监测体温,并对他们生活所需物品主动联系超市采取定点定时定人送货上门服务。四是第一时间消杀防护。截至目前,对辖区内进行全面消毒杀菌,禁止赶场集会,累计取消坝坝宴17起,设立卡点1个,检查车辆300余车次,劝返外地车辆100余车次,体温测量720余人,劝导720余人,劝返427人次。五是第一时间群策群力。上黑湾村干部、群众不分白昼黑夜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点点滴滴感染着每一名群众,该村爱心人士纷纷向镇村两级党组织捐款,截至目前,累计爱心捐赠58000元,此款项将全部用于疫情防控一线。
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奉献
王良俊是丰禾镇交管办负责人,一名普通干部,在丰禾镇工作已有21个年头了,也是负责春节期间场镇秩序维护的第8个年头。8年来,53岁的王良俊都坚守在疏堵现场,每年从腊月二十五开始至来年正月十五,乡亲们阖家团圆的时候,往往是王良俊等交通人在外“风餐雨露”的时候。
大年初一,王良俊接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通知,要求变“疏堵保畅”为“摸排登记、劝返群众”。此时的他已经连续高强度工作7个昼夜。
“坚决完成好组织的工作安排”。这是王良俊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接到紧急命令,他庚即到镇上、村上设立卡点,安排指导卡点人员对过往车辆消毒并做好信息登记,目前全镇15个卡点的设置,他都亲力亲为。二十多天的不断档运转让年过半百的王良俊面容憔悴了不少,可是一到工作岗位,他又干劲十足,像个年轻小伙般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党员夫妻拍档把“疫”防
“哪怕战疫艰难,你要去,我便去。”这个像极了影视作品的故事桥段其实是发生在丰禾镇的真实事件。
邓建明和妻子王玲是一对党员夫妻,王玲更是丰禾镇大梁子村支部书记。邓建民追随妻子定居丰禾已有13年,由于种种原因,今年是邓建明没回老家过年的第10个年头,在老母亲的期盼下,邓建明一家人在农历腊月二十九回到老家,打算欢欢喜喜过个新年。
然而,一个通知,却打破了这场难得的团圆。
原来,妻子王玲接到丰禾镇党委政府通知,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要求全体镇村干部最迟于大年初二到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邓建明称:“妻子还在哺乳期,才几个月大的女儿正是需要她的时候。但是,我很理解,非常支持妻子,就陪她一起返岗了”。
回村之后,王玲立即组织村组干部开展工作,但大梁子村地处山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邓建明主动站了出来,志愿给村上当司机,每天到政府领取宣传资料,用自家车充当临时“公车”。从领发宣传资料,到进村入户排查疫情,再到坚守检疫检测卡点、为群众当“代购员”“快递员”,邓建明已经成为了大梁子村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一员。
邓建明说,“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虽然我不是正式职工,但我是共产党员,和全国的抗疫同志们一起战斗是我该做的事。希望疫情早日过去,那样我们全家就能团圆了,大家都能团圆了。”邓建明把自己对妻子的“小爱”变成了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
从“非典”到“新冠”一直都在的身影
廖邦均和曾小红,是一对平凡的退休夫妻。当看到社区干部每天忙着宣传疫情防护知识、登记外来返乡人员,廖邦均和曾小红坐不住了,决定从积蓄中拿出2000元,用于支援疫情防疫工作。廖邦均说:“现在国家有难,我做不了什么,只能响应号召,呆在家中不添乱,疫情无情,但人间有情,2000元钱并不多,可能也帮不到什么,但我还是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祝愿国泰民安。”
据了解,这不是廖邦均夫妇第一次捐献爱心,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廖邦均夫妇就已经开始捐赠,2008年汶川大地震更是捐出了自己的多年积蓄。正是这些普通群众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所有战“疫”人员更加坚定、更加努力地战斗下去。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相信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村两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普通群众的努力工作,积极参与下,在镇党委政府、全体干部群众共同编织的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网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